专业名称:采矿工程
专业代码:081501
培养目标
采矿专业培养具备固体(煤、金属及非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领域等方面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露天、井下)设计、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岩体工程力学、采矿及矿山安全及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矿区规划、矿山开采设计、岩层控制技术、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方面的基本能力。
知识领域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采矿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矿区开发、矿井开采、巷道开拓的设计方法;
3.掌握矿山压力及岩体工程监测、矿井通风与空调、矿山安全以及矿井灾害预防等技术;
4.具有先进的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基本能力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
5.熟悉国家有关采矿工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
力学、矿业工程。
主要课程
采矿学、井巷工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矿井通风与安全、采矿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岩体力学、工程力学、矿山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等。
实践教学
包括地质与测量实习、采矿认识、生产及毕业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操作、课程设计(机械零件、采矿、矿井通风与安全等)、毕业设计。
专业概览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代码:080101
相近专业
采矿工程 石油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 勘察技术与工程 资源勘察工程 地质工程 矿物资源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煤及煤层气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
从业领域
采矿业本身是工业的龙头行业,中国“入世”后,煤炭开采技术的研究必须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立足于煤炭开采技术的前沿,立足于中国煤炭发展战略所必要的技术储备,立足于煤炭工业中长期发展战略所必须的关键技术的攻关,立足于煤炭工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重点从事中长期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跟踪产业科技前沿,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煤矿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为主导的核心技术,占领技术制高点,许多采矿业相关的技术难题需要专门的人才去解决,这也正是有志从事采矿业工作的人才施展才干的机会。
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煤矿、铁矿、金矿、石膏矿以及铁路等设计和改造管理,也可以到冶金、有色、化工、核工业、非金属和煤炭等六类矿业和水利、铁道、地下、工程和环保部门的生产开发、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就业前景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建设的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地质环境灾害、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使得前些年不被社会看好的专业的毕业生成为人才市场上很受欢迎的人才。以全国重点高校中国矿业大学为例,采矿工程类的学生供需比不断升高,就业的选择范围也不断扩展。但同时还应看到,由于“文革”的影响,中国采矿业面临的技术装备落后,技术含量低等因素,均对采矿工程专业发展造成许多不利影响,这一切的解决是逐步的需要一定时间的,总之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采矿业本身是工业的龙头行业,承担为工业企业提供能源及动力的重任,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重要。我国“入世”后,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该专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既有困难又有机遇的趋势。其促进因素主要有国家对采矿业的重视,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采矿业本身管理水平相对的进一步理顺,均对此专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设院校
国内现在有40多所大学开设了采矿工程专业,主要是综合性大学和工科类院校,包括:
湖北: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科技大学
河北:河北工程大学、河北联合大学、华北科技学院
湖南:南华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
云南:昆明理工大学
北京: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山东: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
江苏:中国矿业大学
安徽:安徽理工大学
河南: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程学院
福建:福州大学
黑龙江:黑龙江科技学院
重庆:重庆大学
四川:西南科技大学
山西:太原理工大学、大同大学
辽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东北大学、辽宁科技大学
内蒙古: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
贵州:贵州大学、毕节学院
江西:江西理工大学
陕西: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金平果大学专业信息库]
01矿床开采理论与技术
02岩土力学与工程
03爆破工程
04矿业经济与管理
05矿业信息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选一)
③302数学二
④827采矿学、831安全工程学(选一)
07038张建华 07020刘景秀
07010房泽法 07025王玉杰
07007池秀文 07029叶海旺
07036章光 07007池秀文
07041周洪文 07030易长平
07010房泽法 07025王玉杰
07038张建华 07003陈宝心
07005陈先锋 07030易长平
07041周洪文 07005陈先锋
07033袁艳斌 07003陈宝心
07029叶海旺 07016黄解军
07026吴浩
827 采矿学 《固体矿物资源开发工程》 张世雄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831 安全工程学 《安全工程学》 何学秋等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就业前景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建设的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地质环境灾害、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使得前些年不被社会看好的专业的毕业生成为人才市场上很受欢迎的人才。以全国重点高校中国矿业大学为例,采矿工程类的学生供需比不断升高,就业的选择范围也不断扩展。但同时还应看到,由于“文革”的影响,中国采矿业面临的技术装备落后,技术含量低等因素,均对采矿工程专业发展造成许多不利影响,这一切的解决是逐步的需要一定时间的,总之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采矿业本身是工业的龙头行业,承担为工业企业提供能源及动力的重任,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重要。我国“入世”后,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该专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既有困难又有机遇的趋势。其促进因素主要有国家对采矿业的重视,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采矿业本身管理水平相对的进一步理顺,均对此专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业领域
采矿业本身是工业的龙头行业,中国“入世”后,煤炭开采技术的研究必须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立足于煤炭开采技术的前沿,立足于中国煤炭发展战略所必要的技术储备,立足于煤炭工业中长期发展战略所必须的关键技术的攻关,立足于煤炭工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重点从事中长期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跟踪产业科技前沿,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煤矿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为主导的核心技术,占领技术制高点,许多采矿业相关的技术难题需要专门的人才去解决,这也正是有志从事采矿业工作的人才施展才干的机会。
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煤矿、铁矿、金矿、石膏矿以及铁路等设计和改造管理,也可以到冶金、有色、化工、核工业、非金属和煤炭等六类矿业和水利、铁道、地下、工程和环保部门的生产开发、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开设院校
国内现在有40多所大学开设了采矿工程专业,主要是综合性大学和工科类院校,包括:
湖北: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科技大学
河北:河北工程大学、河北联合大学、华北科技学院
湖南:南华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
云南:昆明理工大学
北京: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山东: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
江苏:中国矿业大学
安徽:安徽理工大学
河南: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程学院
福建:福州大学
黑龙江:黑龙江科技学院
重庆:重庆大学
四川:西南科技大学
山西:太原理工大学、大同大学
辽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东北大学、辽宁科技大学
内蒙古: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
贵州:贵州大学、毕节学院
江西:江西理工大学
陕西: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